品读古代文学经典
本课程共2集 翻译完 欢迎学习
课程介绍: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快餐性质的阅读随处可见,如果我们的青少年总是这样胡乱阅读,无论是对个体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没有什么益处。古人云: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因此,想要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还要从阅读经典做起。经典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力量,是民族文明中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聚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代代相传的。 课程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选读,旨在引导和激发学习者主动阅读经典作品的热情和兴趣,让阅读带动思考,以思考促进表达,将阅读、思考和表达融为一体。同时,传承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艺术精髓,提升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水平,开拓精神视野和思想境界。 课程特色和亮点在于选取那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思想性的篇章,将文学作品作为窗口,去探索其中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精髓,这样有助于开启心智,丰富思想。课程既重视对文学书籍的整体导读,也对其中的个别篇目进行了精细的品读,做到点面结合。
课程列表
【第1集】导论:为什么要阅读文学经典 译
【第2集】第一节 老子其人其书 译
【第3集】第二节 道是什么(上) 译
【第4集】第二节 道是什么(下) 译
【第5集】第三节 反者道之动 译
【第6集】第一节 对“仁爱”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上) 译
【第7集】第一节 对“仁爱”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下) 译
【第8集】第一节 对“仁爱”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译
【第9集】第二节 “恕”是“仁爱”思想的核心和基础 译
【第10集】第三节 孔子如何做到将心比心之“恕”(上) 译
【第11集】第三节 孔子如何做到将心比心之“恕”(下) 译
【第12集】第四节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
【第13集】第一节 汪洋辟合、仪态万方的独特魅力 译
【第14集】第一节 汪洋辟合、仪态万方的独特魅力 译
【第15集】第一节 汪洋辟合、仪态万方的独特魅力 译
【第16集】第二节 理解《逍遥游》的几把钥匙 译
【第17集】第二节 理解《逍遥游》的几把钥匙 译
【第18集】第一节 屈原其人 译
【第19集】第一节 屈原其人 译
【第20集】第二节 如何读《离骚》 译
【第21集】第二节 如何读《离骚》(上) 译
【第22集】第二节 如何读《离骚》(下) 译
【第23集】第三节 屈原的影响:与日月齐光 译
【第24集】第一节 《史记》的开创性和特殊性 译
【第25集】第二节 “李陵之祸”对《史记》创作的影响(上) 译
【第26集】第二节 “李陵之祸”对《史记》创作的影响(下) 译
【第27集】第三节 《伯夷列传》的深有寄托(上) 译
【第28集】第三节 《伯夷列传》的深有寄托(下) 译
【第29集】第一节 陶渊明其人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 译
【第30集】第二节 陶渊明的叹贫诗(上) 译
【第31集】第二节 陶渊明的叹贫诗(下) 译
【第32集】第三节 陶渊明诗中的生命思考(上) 译
【第33集】第三节 陶渊明诗中的生命思考(下) 译
【第34集】第一节 杜甫与儒家精神 译
【第35集】第一节 杜甫与儒家精神(上) 译
【第36集】第一节 杜甫与儒家精神(下) 译
【第37集】第二节 品读《北征》 译
【第38集】第二节 品读《北征》(上) 译
【第39集】第二节 品读《北征》(下) 译
【第40集】第二节 品读《北征》(上) 译
【第41集】第二节 品读《北征》(下) 译
【第42集】第一节 词的起源与特点(上) 译
【第43集】第一节 词的起源与特点(下) 译
【第44集】第二节 苏轼对词的革新 译
【第45集】第三节 苏轼词的逸怀浩气(上) 译
【第46集】第三节 苏轼词的逸怀浩气(下) 译
【第47集】第四节 苏轼词的情中有思(上) 译
【第48集】第四节 苏轼词的情中有思(下) 译
【第49集】第一节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以“长亭送别”为例(上) 译
【第50集】第一节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以“长亭送别”为例(下) 译
【第51集】第二节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上) 译
【第52集】第二节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下) 译
【第53集】第一节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创作手法上的继承与突破 译
【第54集】第二节 “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对传统狐狸精形象的继承与突破(上) 译
【第55集】第二节 “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对传统狐狸精形象的继承与突破(下) 译
【第56集】第一节 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红楼梦》对前代小说传统的突破 译
【第57集】第二节 满纸荒唐言——《红楼梦》为什么不好懂 译
【第58集】第三节 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脂批(上) 译
【第59集】第三节 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脂批(下) 译
查看全部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