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馈
现代化:社会变迁中的中国人(下)
收藏
下载
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看
已观看至0分0秒
打开网易公开课APP-我的-右上角扫一扫,在手机上观看,还可以缓存视频,加入学习计划
还没有公开课客户端?立即下载
0播放
选集(0)
自动播放
登录后可发评论

评论沙发是我的~

热门评论(0)
    全部评论(0)
      南京大学公开课: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
      • 学校:南京大学
      • 讲师: 翟学伟
      • 集数:30
      • 课程简介:本课程的设置有八年时间,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开设的一门研究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课程,也可以说是中国有社会学系的学校中开设的唯一一门关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专门性主题研究课程。本课程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介绍和讨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重点是从本土研究的视角讲述中国人在其所处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脉络中所形成的关系特征、运作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本课程内容涉及儒家思想、家族结构、人情面子及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策略等,并力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学习者获得对中国人际关系的比较系统的认识。本课程与其他类似的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脉络观的视角来考察中国人的社会系统、关系运作与权力结构,以凸显中国人的行动路线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解读和认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之目的。以往研究中国人的视角,主要有儒家社会理论、人文学科和人类学研究,它们虽然各有自己的学术贡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课程将提出一系列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命题,进而得出关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相关推荐
      05:00
      第1集 从《星汉灿烂》看现代家庭教...
      2407播放
      00:53
      天注定:用知识解构社会现实
      824播放
      03:35
      学生物专业有前途吗?不能用今天的角...
      882播放
      03:19
      人口学就是一切。教育不应是独木桥,...
      804播放
      00:33
      彭凯平:情感是最重要的教育,小时候...
      1353播放
      02:10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1475播放
      03:36
      浙大魏江:不惧未来已来,唯恐过去未...
      3908播放
      33:21
      郝景芳:科技和未来社会的关系|未来...
      6077播放
      13:10
      【山东大学公开课:传统文学与修养】...
      1624播放
      18:11
      渤海大学公开课:情商机制与情绪管理...
      2626播放
      11:27
      审美与科学创造(下)(中)
      2271播放
      12:20
      中国现当代文学类课程导论(中)
      4560播放
      13:39
      澳门大学王笛:为什么要读历史
      6624播放
      13:17
      特别策划 | 拥抱长期主义,以新范...
      4903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