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馈
生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参观殡仪馆(下)
收藏
下载
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看
已观看至0分0秒
打开网易公开课APP-我的-右上角扫一扫,在手机上观看,还可以缓存视频,加入学习计划
还没有公开课客户端?立即下载
0播放
选集(0)
自动播放
登录后可发评论

评论沙发是我的~

热门评论(0)
    全部评论(0)
      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
      • 学校:山东大学
      • 集数:104
      • 课程简介: 人生当中,没有什么事情比生死问题更加重大,没有什么比生死之事更能搅动人的心扉。人生过得好不好,人生能否幸福,甚至人生能否成功,在相当的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和感悟。在西方国家,生死教育叫做死亡教育,属于死亡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医学和社会学也有密切联系。西方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经陆续有人开始研究死亡教育问题,并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出版了学术期刊和书籍。近些年来日益在全社会推广普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也有相关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在台湾,他们把西方国家的死亡教育本土化为“生死教育”,以防止因中国文化中对死亡的避讳而对死亡教育的回避。今天,生死教育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并且与生命教育相连接,发展出生死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生死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论生”的原因。生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帮助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考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可以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人们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生包括优生、优活、优死三大阶段,以便使人们能坦然地面对死亡,有意识地提高生命质量。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正是通过帮助学习者了解与死亡相关的医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人们正确看待人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失意,正确对待死亡。16世纪法国作家蒙田告诉人们: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本课程正是要教人们懂得死亡,恰当看待死亡,坦然面对死亡,以死观生,从而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良好规划,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活成最好的自己。
      相关推荐
      00:22
      RB-57D高空侦察机自己都想不到...
      792播放
      00:17
      舷号81 海军郑和舰停靠太仓!
      1476播放
      03:08
      轰炸机(5)
      1026播放
      00:30
      铁翼飞旋 一起看直升机跨昼夜飞行训...
      1179播放
      00:42
      百米外狙击直径3厘米目标,话务女兵...
      1167播放
      04:56
      1937年淞沪前线慰问影像,一段被...
      1125播放
      01:30
      【可汗学院公开课:密码学之旅】1....
      5.8万播放
      45:18
      奥巴马美国军事学院2014毕业典礼...
      114.0万播放
      09:08
      前CIA长官解释特工如何伪装身份
      1.1万播放
      13:51
      1418个日日夜夜11(上)
      724播放
      14:48
      希特勒是如何灌输纳粹思想并一步步走...
      1946播放
      16:38
      第七集:力挽狂澜(上)
      1454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