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馈
11.2 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意象构成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比较研究:意象之象征意义的强扭结合(上)
收藏
下载
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看
已观看至0分0秒
打开网易公开课APP-我的-右上角扫一扫,在手机上观看,还可以缓存视频,加入学习计划
还没有公开课客户端?立即下载
0播放
选集(0)
自动播放
登录后可发评论

评论沙发是我的~

热门评论(0)
    全部评论(0)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世界文学
      • 学校:西南交通大学
      • 集数:64
      • 课程简介:流放,无论是地理还是心理意义上的,都是20世纪全球化过程中创作灵感最重要的源泉之一。本课程研究的流放符号学采用心理象征意义上的流放,既研究侨居国外的流散作家,也研究由于历史变迁在自己土地上经历某种流放感的作家,还研究了流放符号与其他艺术文学类别的关系,如流放符号学与摄影符号的关系,与诗歌形式的关系,与悲剧主人公的关系,与女性写作的关系,以及与时间概念和空间维度的关系。 本课程集中体现了比较文学跨国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重要的英美、德法、拉美和中国作家,特别是当代作家,做了较为深刻、富有创新意义的比较研究,并横跨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多种领域,它采纳了一系列尚未发现或极少涉足的比较研究角度,如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歌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拜伦的《唐璜》的后现代主义解读,西尔维亚•普拉斯与象征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W.S. 默温的《天狼星的阴影》和道禅哲学,中国自然哲学影响的中美现代诗人的解构主义阅读,托尼•莫里森的《爱娃》与西方悲剧传统,王安忆和彼得•汉克特的作品与巴特摄影符号学,女性写作中的流放符号:杜拉斯、鲍勃和莫里森,四维空间:埃斯舍的绘画与博尔赫斯和普鲁斯特,霍夫曼小说中的反讽、分裂与怪诞与施莱格尔浪漫主义诗学的背离,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意象构成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比较研究。 主讲教师曾虹:西南交通大学比较文学特聘教授。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分别获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大学任终身教授13年;在美国出版五本专著,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尤其是比较诗歌研究和叙事学、符号学研究。201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比较文学视野下21世纪普利策诗歌奖获奖作品研究。”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文学的学科方法分析阅读世界文学作品,探索民族文学之间的平行影响和渊源流传关系。适合人群 有一定基础的文学爱好者 高年级文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相关推荐
      17:30
      第一章 古典诗歌的时空聚焦:存在与...
      3345播放
      08:28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经典代表作,《消...
      1735播放
      02:36
      诗歌与作者的对应关系,你都知道多少...
      1580播放
      03:59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2594播放
      12:02
      01诗歌内容的理解(上)
      1996播放
      01:01
      男孩及时唱出诗歌,男人因此活了下来...
      1030播放
      16:40
      耶鲁公开课-现代主义文学-暴力与痛...
      3097播放
      05:30
      【双语】加缪哲学——如何应对荒诞的...
      5531播放
      09:43
      浪漫主义发展史
      1.6万播放
      02:41
      加缪的荒诞哲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西...
      4639播放
      06:45
      萨特的哲学: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存在危...
      1577播放
      14:32
      耶鲁大学《美国现代主义文学选读》:...
      1802播放
      00:59
      养心曲,痴情冢,颂长期主义
      1395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