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妇科学
本课程共3集 翻译完 欢迎学习
课程介绍:《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临床专业课之一,主要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临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以中医妇科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知识为重点。我们的教材采用的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医教材,由谈勇教授主编,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篇、临床篇和附篇,其中理论篇主要对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的讲解,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对临床妇科疾病才更容易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中医的辨证和治疗;临床篇分别对经、带、胎、产、杂等各常见病进行阐述,这部分和临床结合比较紧密,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临床的真实病例,有利于同学们的理解,同学们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我们学校的附属医院提前见习,见识相关的疾病,将更容易掌握教材内容;附篇为补充的现代妇产科学知识,如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妊娠和分娩相关知识等,掌握这部分内容,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医妇科知识,促进中西医理论的结合。
课程列表
【第1集】1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译
【第2集】3.1 萌芽时期-夏商周 译
【第3集】3.2 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上) 译
【第4集】3.2 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下) 译
【第5集】3.3 雏形时期和发展时期 译
【第6集】3.4 隋唐五代时期及宋代 译
【第7集】3.5 金元时期及明代(上) 译
【第8集】3.5 金元时期及明代(下) 译
【第9集】3.6 专科理论完善时期 译
【第10集】3.7 中西医汇通时期及医教研体系形成时期(上) 译
【第11集】3.7 中西医汇通时期及医教研体系形成时期(下) 译
【第12集】2 中医妇科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译
【第13集】2.1 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上) 译
【第14集】2.1 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下) 译
【第15集】2.2.1 月经的生理现象 译
【第16集】2.2.2 月经产生的机理(一)(上) 译
【第17集】2.2.2 月经产生的机理(一)(下) 译
【第18集】2.2.3 月经产生的机理(二) 译
【第19集】2.2.4 月经产周期的调节 译
【第20集】2.2.5 带下生理 译
【第21集】2.2.6 妊娠生理(上) 译
【第22集】2.2.6 妊娠生理(下) 译
【第23集】2.2.6 妊娠生理(上) 译
【第24集】2.2.6 妊娠生理(下) 译
【第25集】3.1.1 淫邪因素(上) 译
【第26集】3.1.1 淫邪因素(下) 译
【第27集】3,1.2 情志因素 译
【第28集】3.1.3 生活因素 译
【第29集】3.1.4 环境因素、病理产物因素、体质因素 译
【第30集】3.2.1 脏腑功能失调1(上) 译
【第31集】3.2.1 脏腑功能失调1(下) 译
【第32集】3.2.1 脏腑功能失调2 译
【第33集】3.2.3 脏腑功能失调3 译
【第34集】3.2.4经络、胞宫损伤、生殖轴失调(上) 译
【第35集】3.2.4经络、胞宫损伤、生殖轴失调(下) 译
【第36集】3.2.5气血失常-气的病机(上) 译
【第37集】3.2.5气血失常-气的病机(下) 译
【第38集】3.2.6气血失常-血的病机 译
【第39集】3.3.1问诊(上) 译
【第40集】3.3.1问诊(下) 译
【第41集】3.3.2望诊(上) 译
【第42集】3.3.2望诊(下) 译
【第43集】3.3.3闻诊、切诊(上) 译
【第44集】3.3.3闻诊、切诊(下) 译
【第45集】3.4.1妇科疾病的辨证方法:脏腑辨证要点 译
【第46集】3.4.2脏腑辨证要点-心肺 译
【第47集】3.4.3脏腑辨证要点——气血 译
【第48集】3.4.4 脏腑辨证要点-经、带、胎、产病 译
【第49集】3.4.5 妇科疾病临床思维(1) 译
【第50集】3.4.6 妇科疾病临床思维(2) 译
【第51集】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译
【第52集】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译
【第53集】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译
【第54集】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译
【第55集】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译
【第56集】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译
【第57集】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译
【第58集】第二节 常用外治法 译
【第59集】第二节 常用外治法 译
【第60集】第二节 常用外治法 译
【第61集】第三节 急证治疗(上) 译
【第62集】第三节 急证治疗(下) 译
【第63集】5.1 预防与保健 译
【第64集】5.2 预防与保健 译
【第65集】8.3 胎漏、胎动不安 译
【第66集】8.10 胎水肿满 译
【第67集】9.1 产后血晕 译
【第68集】9.5 产后恶露不绝 译
【第69集】9.6 产后身痛 译
【第70集】9.10 缺乳 译
查看全部课程
相关推荐

12:24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英语 科普版 仁...
1918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