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II)
本课程共6集 翻译完 欢迎学习
课程介绍: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及有关学科专业领域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和骨干课,它是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不仅理论性强,而且有许多工程概念与方法的介绍。它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上起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状态空间分析法、非线性系统分析及采样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并具备对简单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定量估算的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也是控制学科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课必考科目,学好自动控制原理,对掌握自动化技术以及在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继续深造有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将状态空间分析法、非线性系统分析及采样系统理论等相关内容提炼成29个知识点,使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内容。
课程列表
【第1集】9.1.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译
【第2集】9.2 传递函数矩阵及动态方程的可逆线性变换 译
【第3集】9.3 状态方程的解(上) 译
【第4集】9.3 状态方程的解(下) 译
【第5集】9.4 线性系统可控性(一)——预备知识 译
【第6集】9.5 线性系统可控性(二)—— 可控性定义及判据 译
【第7集】9.6 线性系统可控性(三)——可控标准型及可控性分解(上) 译
【第8集】9.6 线性系统可控性(三)——可控标准型及可控性分解(下) 译
【第9集】9.7 线性系统可观测性(一)——可观测性定以及判据(上) 译
【第10集】9.7 线性系统可观测性(一)——可观测性定以及判据(下) 译
【第11集】9.8 线性系统可观测性(二)——可观测标准型及可观测性性分解(上) 译
【第12集】9.8 线性系统可观测性(二)——可观测标准型及可观测性性分解(下) 译
【第13集】9.9可控性、可观测性与传递函数零、极点对消问题 译
【第14集】9.10传递函数的最小阶动态方程实现(上) 译
【第15集】9.10传递函数的最小阶动态方程实现(下) 译
【第16集】9.11 状态反馈对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影响(上) 译
【第17集】9.11 状态反馈对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影响(下) 译
【第18集】9.12 状态反馈对闭环特征值的影响(上) 译
【第19集】9.12 状态反馈对闭环特征值的影响(下) 译
【第20集】9.13 状态观测器设计 译
【第21集】9.14 由被控对象、观测器和状态反馈构成的闭环系统 译
【第22集】9.15 渐进稳定和BIBO稳定(上) 译
【第23集】9.15 渐进稳定和BIBO稳定(下) 译
【第24集】7.1 非线性问题概述(上) 译
【第25集】7.1 非线性问题概述(下) 译
【第26集】7.2 相平面法的有关概念 译
【第27集】7.3 相平面图的绘制方法 译
【第28集】7.4 利用相平面图求时间解 译
【第29集】7.5 线性系统的相轨迹(上) 译
【第30集】7.5 线性系统的相轨迹(下) 译
【第31集】7.6 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一)(上) 译
【第32集】7.6 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一)(下) 译
【第33集】7.7 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二) 译
【第34集】7.8 描述函数的定义及计算(上) 译
【第35集】7.8 描述函数的定义及计算(下) 译
【第36集】7.9 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系统(上) 译
【第37集】7.9 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系统(下) 译
【第38集】8.1 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 译
【第39集】8.2 信号恢复及零阶保持器 译
【第40集】8.3 脉冲传递函数(上) 译
【第41集】8.3 脉冲传递函数(下) 译
【第42集】8.4 采样系统的性能分析(上) 译
【第43集】8.4 采样系统的性能分析(下) 译
【第44集】8.5 采样系统的数字校正(上) 译
【第45集】8.5 采样系统的数字校正(下) 译
查看全部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