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 国家精品-东南大学
本课程共106集 翻译完 欢迎学习
课程列表
【第1集】1.1.1 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 译
【第2集】1.1.2 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 译
【第3集】1.2.1 “语文”的含义 译
【第4集】1.2.2 “语文”的含义 译
【第5集】1.2.3 “语文”的含义 译
【第6集】1.2.4 “语文”的含义 译
【第7集】1.3.1 如何学习“大学语文”课程 译
【第8集】2.1.1 引言:《诗经》,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 译
【第9集】2.2.1 《诗经》“爱情诗”解析 译
【第10集】2.2.2 《诗经》“爱情诗”解析 译
【第11集】2.3.1 《诗经》“爱情诗”解析(中):《诗经》爱情诗的形态 译
【第12集】2.3.2 《诗经》“爱情诗”解析(中):《诗经》爱情诗的形态 译
【第13集】2.3.3 《诗经》“爱情诗”解析(中):《诗经》爱情诗的形态 译
【第14集】2.3.4 《诗经》“爱情诗”解析(中):《诗经》爱情诗的形态 译
【第15集】2.3.5 《诗经》“爱情诗”解析(中):《诗经》爱情诗的形态 译
【第16集】2.3.6 《诗经》“爱情诗”解析(中):《诗经》爱情诗的形态 译
【第17集】2.4.1 《诗经》“爱情诗”解析(下):《邶风·燕燕》艺术分析 译
【第18集】2.5.1 《诗经》其他题材简介 译
【第19集】3.1.1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 译
【第20集】3.2.1 孔子的原初形象(上):孔子形象的演变 译
【第21集】3.2.2 孔子的原初形象(上):孔子形象的演变 译
【第22集】3.3.1 孔子的原初形象(中):孔子的生命历程 译
【第23集】3.3.2 孔子的原初形象(中):孔子的生命历程 译
【第24集】3.4.1 孔子的原初形象(下):孔子的性格特征 译
【第25集】3.4.2 孔子的原初形象(下):孔子的性格特征 译
【第26集】3.5.1 孔子思想管窥 译
【第27集】3.5.2 孔子思想管窥 译
【第28集】3.6.1 《论语》的语言艺术 译
【第29集】4.1.1 庄子生平事迹钩沉 译
【第30集】4.1.2 庄子生平事迹钩沉 译
【第31集】4.2.1 庄子的主要思想(1):世界观 译
【第32集】4.3.1 庄子的主要思想(2):人生观 译
【第33集】4.3.2 庄子的主要思想(2):人生观 译
【第34集】4.4.1 庄子的主要思想(3):社会观 译
【第35集】4.5.1 庄子的主要思想(4):认识论 译
【第36集】4.6.1 庄子的文风 译
【第37集】4.6.2 庄子的文风 译
【第38集】4.6.3 庄子的文风 译
【第39集】5.1.1 “楚辞”的含义 译
【第40集】5.2.1 楚辞”的渊源 译
【第41集】5.2.2 楚辞”的渊源 译
【第42集】5.2.3 楚辞”的渊源 译
【第43集】5.3.1 “楚人多才”:屈原的社会角色 译
【第44集】5.3.2 “楚人多才”:屈原的社会角色 译
【第45集】5.4.1 “奇文郁起”:屈原的文学创作 译
【第46集】5.4.2 “奇文郁起”:屈原的文学创作 译
【第47集】5.4.3 “奇文郁起”:屈原的文学创作 译
【第48集】5.4.4 “奇文郁起”:屈原的文学创作 译
【第49集】5.5.1 “灵均余影”:屈原之后的楚辞创作 译
【第50集】6.1.1 史官文化 译
【第51集】6.2.1 先秦历史要籍简介 译
【第52集】6.2.2 先秦历史要籍简介 译
【第53集】6.2.3 先秦历史要籍简介 译
【第54集】6.3.1 司马迁的生平遭遇及其启示 译
【第55集】6.3.2 司马迁的生平遭遇及其启示 译
【第56集】6.4.1 《史记》的史学价值 译
【第57集】6.4.2 《史记》的史学价值 译
【第58集】6.4.3 《史记》的史学价值 译
【第59集】6.5.1 《史记》的文学价值 译
【第60集】7.1.1 引言:魏晋风流 译
【第61集】7.2.1 六朝烟水:金陵怀古(上) 译
【第62集】7.2.2 六朝烟水:金陵怀古(上) 译
【第63集】7.3.1 六朝烟水:金陵怀古(下) 译
【第64集】7.3.2 六朝烟水:金陵怀古(下) 译
【第65集】7.3.3 六朝烟水:金陵怀古(下) 译
【第66集】7.4.1 魏晋风度:人的自觉 译
【第67集】7.4.2 魏晋风度:人的自觉 译
【第68集】7.4.3 魏晋风度:人的自觉 译
【第69集】7.4.4 魏晋风度:人的自觉 译
【第70集】7.5.1 魏晋风流的典型:陶潜 译
【第71集】7.5.2 魏晋风流的典型:陶潜 译
【第72集】8.1.1 引言:盛唐气象 译
【第73集】8.1.2 引言:盛唐气象 译
【第74集】8.2.1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1):经济发展 译
【第75集】8.2.2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1):经济发展 译
【第76集】8.3.1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2):南北一统 译
【第77集】8.3.2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2):南北一统 译
【第78集】8.4.1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3):观念开放 译
【第79集】8.4.2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3):观念开放 译
【第80集】9.1.1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4):科举取士 译
【第81集】9.1.2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4):科举取士 译
【第82集】9.2.1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5):艺术互动 译
【第83集】9.2.2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5):艺术互动 译
【第84集】9.2.3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5):艺术互动 译
【第85集】9.3.1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6):历史积淀 译
【第86集】9.4.1 盛唐气象的启示 译
【第87集】10.1.1 引言:宋代文化的特殊地位 译
【第88集】10.1.2 引言:宋代文化的特殊地位 译
【第89集】10.2.1 尚理:宋诗的主要特征 译
【第90集】10.2.2 尚理:宋诗的主要特征 译
【第91集】10.2.3 尚理:宋诗的主要特征 译
【第92集】10.2.4 尚理:宋诗的主要特征 译
【第93集】10.3.1 崇雅:宋词的艺术魅力(上):宋代崇雅的审美心理 译
【第94集】10.3.2 崇雅:宋词的艺术魅力(上):宋代崇雅的审美心理 译
【第95集】10.4.1 崇雅:宋词的艺术魅力(下):由俗到雅转向例证 译
【第96集】10.4.2 崇雅:宋词的艺术魅力(下):由俗到雅转向例证 译
【第97集】10.4.3 崇雅:宋词的艺术魅力(下):由俗到雅转向例证 译
【第98集】10.4.4 崇雅:宋词的艺术魅力(下):由俗到雅转向例证 译
【第99集】11.1.1 王国维的心路历程 译
【第100集】11.2.1 早期论文所表现的文学观 译
【第101集】11.3.1 《红楼梦评论》(1905) 译
【第102集】11.3.2 《红楼梦评论》(1905) 译
【第103集】11.3.3 《红楼梦评论》(1905) 译
【第104集】11.4.1 《人间词话》的“境界”说(1908) 译
【第105集】11.4.2 《人间词话》的“境界”说(1908) 译
【第106集】11.4.3 《人间词话》的“境界”说(1908) 译
查看全部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