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汗学院:艺术史(1600-1700巴洛克)
本课程共40集 翻译完 欢迎学习
讲师:可汗
课程介绍:巴洛克艺术是十六世纪后期开始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发源于意大利,以热情奔放、倾向于豪华与浮夸、追求动势与起伏为特征。本课程带我们欣赏艺术家卡拉瓦乔、贝尔尼尼、鲁本斯、伦勃朗等等代表人物的伟大作品。细细讲解了巴洛克的六大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课程列表
【第1集】可汗学院公开课:艺术史(1600-1700巴洛克)——卡拉瓦乔《水边的纳西塞斯》 译
【第2集】贝尔尼尼 大卫像 译
【第3集】贝尔尼尼《普路托和普罗塞庇娜》 译
【第4集】维米尔 《一杯酒》 译
【第5集】波洛米尼 四喷泉圣卡罗教堂 译
【第6集】卡拉瓦乔 弗朗西斯的圣路吉教堂绘画 译
【第8集】伦勃朗 《沐浴的芭特叶巴》 译
【第10集】卡拉瓦乔 《圣玛窦蒙召》 译
【第11集】普桑 风景画《圣若望》 译
【第12集】古埃尔齐诺《圣路加画圣母》 译
【第13集】卡拉瓦乔《圣伯多禄殉难》 译
【第14集】委拉斯凯兹《宫廷贵族侍女图》 译
【第16集】伦勃朗 《窗旁的女孩》 译
【第17集】伦勃朗 《三个十字架》 译
【第18集】罗马耶稣会教堂 译
【第19集】波佐 圣伊纳爵教堂 译
【第20集】贝尔尼尼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译
【第21集】贝尔尼尼 阿波罗和达芙妮 译
【第22集】贝尔尼尼 玛丽·德·美迪奇抵达马赛 译
【第23集】波佐 圣伊纳爵教堂的荣耀 译
【第24集】委拉斯凯兹 《酒神巴库斯》 译
【第25集】哈尔斯 《持笛子欢歌的男孩》 译
【第26集】贝尔尼尼 杜美莎半身雕像 译
【第27集】梵·海以森 《瓶花》 译
【第28集】委拉斯凯兹 《伏尔甘的熔炉》 译
【第29集】简提列斯基的自画像 译
【第30集】伦勃朗的自画像 译
【第31集】贝尔尼尼 《忘我的圣特丽萨》 译
【第32集】勒南兄弟 《农家室内》 译
【第33集】鲁本斯 《战争的后果》 译
【第34集】贝尔尼尼 圣彼得宝座 译
【第35集】详解巴洛克艺术:以马忤斯的晚餐 译
【第36集】卡拉奇 《耶稣受难》和《哀悼耶稣》 译
【第37集】卡拉奇 法尔内塞画廊吊顶 译
【第38集】卡拉瓦乔 《圣母之死》 译
【第39集】贝尔尼尼 圣安德烈教堂 译
【第40集】里贝拉 《圣菲利浦殉难》 译
查看全部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