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大学公开课: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
本课程共18集 翻译完 欢迎学习
讲师:陈炎
学院介绍:山东大学
课程介绍:先秦儒、墨、道、法、兵诸家存在内在逻辑上的联系。陈炎教授从系统论和结构主义原则入手,将其置于共时框架中,通过解读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孙子、墨子、韩非子,揭示五大学派构成的整体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通过这一个共时性网络系统,阐发了各学派、代表人物在物质与精神、“内圣”与“外王”、社会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自然与伦理、出世与入世等方面的异同,以此区分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之思维方式的不同。
课程列表
【第1集】“以仁释礼”的孔子(上) 译
【第2集】“以仁释礼”的孔子(中) 译
【第3集】“以仁释礼”的孔子(下) 译
【第4集】主张“性善”的孟子与坚持“性恶”的荀子(上) 译
【第5集】主张“性善”的孟子与坚持“性恶”的荀子(中) 译
【第6集】主张“性善”的孟子与坚持“性恶”的荀子(下) 译
【第7集】“以道释德”的老子(上) 译
【第8集】“以道释德”的老子(中) 译
【第9集】“以道释德”的老子(下) 译
【第10集】追求“至德”的庄子与利用“诡道”的孙子(上) 译
【第11集】追求“至德”的庄子与利用“诡道”的孙子(中) 译
【第12集】追求“至德”的庄子与利用“诡道”的孙子(下) 译
【第13集】倡导“兼爱”的墨子(上) 译
【第14集】倡导“兼爱”的墨子(中) 译
【第15集】倡导“兼爱”的墨子(下) 译
【第16集】相信“法律”的韩非子(上) 译
【第17集】相信“法律”的韩非子(中) 译
【第18集】相信“法律”的韩非子(下) 译
查看全部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