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山水画
本课程共3集 翻译完 欢迎学习
课程介绍:中国山水画迄今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魅力,形成了融汇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体系。自魏晋以来,大量的文人士大夫参与山水画的创作,他们迷恋山水,追求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并用画的形式把哲理的内容表达出来,这就是山水画的最大艺术特色。 《走近山水画》这门课程主要侧重于山水画的技法解读与赏析。山水画的艺术语境是依靠具体的笔墨形式表现出来的,用笔的轻重缓急和用墨的浓淡干湿,使画面呈现出不同的笔墨形态和节奏韵律。笔墨是具有思想的,笔墨语言是心境意趣与思想感情的传达渠道。如能掌握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要领,有助于领悟中国画的艺术精神。 此外,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联系最为紧密,学习山水画有助于领会中国文化的精髓,并提升自身的人文思想和文化素养。本课程以朝代为序,图文并茂地向大家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山水画发展历程。并在讲解的同时,穿插示范历代画家的绘画技法,引导大家进一步体会山水画的笔墨关系。课程的又一亮点在于访谈节目,通过访谈节目加深同学们对山水画的人文精神和笔墨技法的理解。
课程列表
【第1集】0.1 引言 译
【第2集】1.1原始山水符号 译
【第3集】1.2先秦山水观 译
【第4集】1.3汉代遗存中的山水形象 译
【第5集】2.1顾恺之和《画云台山记》 译
【第6集】2.2早期山水画的特色 译
【第7集】2.3宗炳的《画山水序》 译
【第8集】2.4王微的《叙画》 译
【第9集】2.5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早期山水画的宇宙观 译
【第10集】3.1山水画的停滞与发展 译
【第11集】3.2展子虔与《游春图》 译
【第12集】3.3李思训与《江帆楼阁图》 译
【第13集】3.4李昭道与《明皇幸蜀图》 译
【第14集】3.5山水画初变——吴道子 译
【第15集】3.6王维的水墨山水画 译
【第16集】3.7丹青与水墨——山水画的技法革新 译
【第17集】4.1北派荆浩与《匡庐图》 译
【第18集】4.1北派荆浩与《匡庐图》(上) 译
【第19集】4.1北派荆浩与《匡庐图》(下) 译
【第20集】4.1北派荆浩与《匡庐图》(上) 译
【第21集】4.1北派荆浩与《匡庐图》(下) 译
【第22集】4.2荆浩与《笔法记》 译
【第23集】4.3关仝的绘画风格 译
【第24集】4.4南派董源与《潇湘图》 译
【第25集】4.4南派董源与《潇湘图》(上) 译
【第26集】4.4南派董源与《潇湘图》(下) 译
【第27集】4.5董源的绘画风格 译
【第28集】4.6巨然与《秋山问道图》 译
【第29集】4.7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译
【第30集】5.1.1李成与《晴峦萧寺图》 译
【第31集】5.1.2李成摹写真景 译
【第32集】5.1.3《晴峦萧寺图》的局部临摹(上) 译
【第33集】5.1.3《晴峦萧寺图》的局部临摹(下) 译
【第34集】5.2.1范宽与《溪山行旅图》 译
【第35集】5.2.2《溪山行旅图》的山石画法(上) 译
【第36集】5.2.2《溪山行旅图》的山石画法(下) 译
【第37集】5.2.3《溪山行旅图》的树的画法 译
【第38集】5.3.1郭熙与《早春图》 译
【第39集】5.3.2 《早春图》的局部临摹(上)(上) 译
【第40集】5.3.2 《早春图》的局部临摹(上)(下) 译
【第41集】5.3.3《早春图》的局部临摹(下)(上) 译
【第42集】5.3.3《早春图》的局部临摹(下)(下) 译
【第43集】5.4.1林泉之心(郭熙《林泉高致集》) 译
【第44集】5.4.2三远(郭熙《林泉高致集》) 译
【第45集】6.1.1李唐的绘画风格的转变 译
【第46集】6.1.2《万壑松风图》的山石画法(上)(上) 译
【第47集】6.1.2《万壑松风图》的山石画法(上)(下) 译
【第48集】6.1.3《万壑松风图》的山石画法(下)(上) 译
【第49集】6.1.3《万壑松风图》的山石画法(下)(下) 译
【第50集】6.1.4《万壑松风图》的树的画法(上) 译
【第51集】6.1.4《万壑松风图》的树的画法(下) 译
【第52集】6.2.1马远、夏圭的绘画风格 译
【第53集】6.2.2《溪山清远图》的山石画法(上) 译
【第54集】6.2.2《溪山清远图》的山石画法(下) 译
【第55集】7.1王希孟和《千里江山图》 译
【第56集】7.2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画风 译
【第57集】8.1赵孟頫与《鹊华秋色图》 译
【第58集】8.2.1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译
【第59集】8.2.2《富春山居图》的山石画法(上)(上) 译
【第60集】8.2.2《富春山居图》的山石画法(上)(下) 译
【第61集】8.2.3《富春山居图》的山石画法(下)(上) 译
【第62集】8.2.3《富春山居图》的山石画法(下)(下) 译
【第63集】8.3吴镇和《渔父图》 译
【第64集】8.4.1倪瓒与《容膝斋图》 译
【第65集】8.4.2《容膝斋图》的山石画法(上) 译
【第66集】8.4.2《容膝斋图》的山石画法(下) 译
【第67集】8.4.3《容膝斋图》的树的画法(上) 译
【第68集】8.4.3《容膝斋图》的树的画法(下) 译
【第69集】8.5.1王蒙与《青卞隐居图》 译
【第70集】8.5.2《青卞隐居图》的山石画法(上)(上) 译
【第71集】8.5.2《青卞隐居图》的山石画法(上)(下) 译
【第72集】8.5.3《青卞隐居图》的山石画法(下)(上) 译
【第73集】8.5.3《青卞隐居图》的山石画法(下)(下) 译
【第74集】8.5.4《青卞隐居图》的树的画法(上) 译
【第75集】8.5.4《青卞隐居图》的树的画法(下) 译
【第76集】9.1戴进与“浙派” 译
【第77集】9.2“吴门画派”——沈周 译
【第78集】9.3“吴门画派”——文征明 译
【第79集】9.4唐寅、仇英与“院体别派” 译
【第80集】9.5董其昌和“松江派” 译
【第81集】9.6蓝瑛与“武林派” 译
【第82集】9.7清初“四王” 译
【第83集】9.8清初四僧 译
【第84集】9.9龚贤与“金陵画派” 译
【第85集】9.10《走近山水画》课程结语 译
【第86集】1.1《芥子园画传》_枯树的画法_树分四岐 译
【第87集】1.2《芥子园画传》_枯树的画法_画树的用笔及树的生长规律 译
【第88集】1.3《芥子园画传》_枯树的画法_枯树的组合(上) 译
【第89集】1.3《芥子园画传》_枯树的画法_枯树的组合(下) 译
【第90集】1.4《芥子园画传》_枯树的画法_树根的画法 译
【第91集】2.1《芥子园画传》_点叶法(上) 译
【第92集】2.1《芥子园画传》_点叶法(下) 译
【第93集】2.2《芥子园画传》_松针的多种点法 译
【第94集】2.3《芥子园画传》_夹叶法 译
【第95集】2.4《芥子园画传》_点叶树和夹叶树的组合 译
【第96集】2.5《芥子园画传》_松树的画法1 译
【第97集】2.6《芥子园画传》_松树的画法2 译
【第98集】3.1《芥子园画传》_点叶树的组合 译
【第99集】3.2《芥子园画传》_多种点叶树和夹叶树的组合(上) 译
【第100集】3.2《芥子园画传》_多种点叶树和夹叶树的组合(下) 译
【第101集】4.1《芥子园画传》_石法_石分三面 译
【第102集】4.2《芥子园画传》_石法_披麻皴和折带皴 译
【第103集】4.3《芥子园画传》_石法_解索皴、米点皴和雨点皴 译
【第104集】5.1《芥子园画传》_皴法_董源的皴法 译
【第105集】5.2《芥子园画传》_皴法_巨然的皴法 译
【第106集】5.3《芥子园画传》_皴法_范宽的皴法 译
【第107集】5.4《芥子园画传》_皴法_郭熙的皴法 译
【第108集】5.5《芥子园画传》_皴法_马远的皴法 译
【第109集】《芥子园画传》_山法 译
【第110集】《芥子园画传》_山法 译
【第111集】《芥子园画传》云水法(上) 译
【第112集】《芥子园画传》云水法(下) 译
【第113集】7.1如何点景 译
【第114集】7.2点景桥、楼 译
【第115集】7.3点景鸟兽 译
【第116集】7.4点景人物 译
【第117集】7.4点景人物 译
【第118集】7.4点景人物(上) 译
【第119集】7.4点景人物(下) 译
【第120集】8.1小品山水画概述 译
【第121集】8.2小品山水画绘画步骤 译
【第122集】8.2小品山水画绘画步骤 译
【第123集】8.2小品山水画绘画步骤 译
查看全部课程
相关推荐
11:59
【初一英语七年级下册英语 人教版 ...
756播放
10:23
TTC 西方现代思想史 Moder...
747播放
13:51
【厦门名师课堂】音乐鉴赏:高中音乐...
2352播放